- 1、本文档共29页,可阅读全部内容。
- 2、原创力文档(book118)网站文档一经付费(服务费),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,仅供个人/单位学习、研究之用,不得用于商业用途,未经授权,严禁复制、发行、汇编、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,侵权必究。
- 3、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,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、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!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,付费前请自行鉴别。如您付费,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,本站不退款、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;查看《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》。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,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。
- 4、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、侵犯著作权、侵犯人身权等,请点击“版权申诉”(推荐),也可以打举报电话:400-050-0827(电话支持时间:9:00-18:30)。
关于颈椎病的辨位诊断和针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、多发病、疑难病,关于颈椎病的诊断和分型,各种文献上都有更权威的报告,在此我们不做过多的阐述。但目前有关各种颈椎病的诊断和分型,都很难指导我们的针刀临床治疗,因为这些诊断都不容易反映具体的损伤部位和层次,所以病位的诊断,对于我们针刀临床意义更大。笔者今天结合多年的临床体会,从针刀临床的角度,来探讨颈椎病的辨位诊断和针刀操作技巧。第2页,共29页,2024年2月25日,星期天一:根据症状,判断病位根据病人主诉的症状去推断颈椎病的病变部位。第3页,共29页,2024年2月25日,星期天1、头面、五官的症状:如眩晕、头痛、耳鸣、视力模糊、失眠等,其病变部位主要——上下项线之间次要——上位颈椎的后关节、C2棘突旁、C1-5横突。2、上肢的症状:如肩、臂、手指的疼痛麻木,其病变部位主要——C4-T1后关节、横突。其次——冈上窝、冈下窝、肩胛内上角、肩关节盂外侧和盂下、肱骨内外上髁、腕横韧带等第4页,共29页,2024年2月25日,星期天二、仔细触诊,精确定位。针刀大夫不能仅用脑子看病,更重要的是用手去诊病。仔细寻找压痛点,触摸条索、硬结的范围、方向和层次,精确定位,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。我们说,针刀治病,检查的时间比治疗的时间长,就说明这个步骤的重要性。第5页,共29页,2024年2月25日,星期天三、颈椎常见病变部位的定位和针刀入路层次
第6页,共29页,2024年2月25日,星期天第7页,共29页,2024年2月25日,星期天1、上下项线之间我们把上下项线之间由后正中线至乳突分为三等份(见上图),中内1/3交界处和中外1/3交界处,是最常见的损伤点,常可扪及硬结、条索,前者有枕大神经穿出(相当于枕外隆突旁开2.5cm左右),后者有枕小神经穿行(相当于枕外隆突旁开5cm左右),乳突部有耳大神经穿行,这三条神经卡压常脉可引起额、颞、枕部的疼痛。此外,上下项线之间还是椎枕肌的附着处,又临近寰枕关节,此处组织的损伤,最易卡压、刺激椎动脉,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而至眩晕。故这三个部位是我们治疗头痛、眩晕的首选治疗点。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,垂直于颅骨面方向刺入,纵行切割,注意不横切。然后将针刀稍抬起,沿颅骨面向寰枕关节方向稍进不超过1cm第8页,共29页,2024年2月25日,星期天2、颈后部:由内向外分为六条纵线(见上图)。1)项韧带线:即后正中线,松解项韧带,层次不一定到骨面,可横切。2)项韧带旁线:即后正中线旁开1.5~2.0cm,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垂直于皮肤刺入,不一定到骨面,纵横切割,松解项后部的肌肉、筋膜。3)关节突线:后正中线旁开3~4cm,颈部肌肉最薄弱处,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,与骨面呈45°角斜刺,先松解肌筋膜,再达关节突骨面,松解关节囊、并可滑向关节突的外侧缘。均可行纵横切割,第9页,共29页,2024年2月25日,星期天4)关节突外侧缘线:后正中线旁开4~6cm,斜向内侧进针,松解关节突外侧缘的肌筋膜、关节囊。5)横突后结节线:在环状软骨水平,胸锁乳突肌后缘可扪及C6横突后结节,从乳突至C6横突做一连线,在此连线上,从乳突尖一一往下扪,可摸到各颈椎的横突后结节。侧位直刺进针。6)横突前结节线:在胸锁乳突肌前缘,侧位或仰位直刺进针。注意:横突前、后结节均应逐一摸清定准,进皮后先松解浅层肌筋膜,再摸索摆动进针达横突骨面后小幅度的铲切,刀口线始终与人体纵轴平行。第10页,共29页,2024年2月25日,星期天第11页,共29页,2024年2月25日,星期天第12页,共29页,2024年2月25日,星期天第13页,共29页,2024年2月25日,星期天第14页,共29页,2024年2月25日,星期天四、颈椎的针刀操作技巧
颈椎解剖部位比较复杂,有重要神经血管通过,在外行看来,似乎颈椎的针刀操作难度更大。然而,笔者在多年的针刀临床和与国内外同行的广泛的学习交流中,摸索出一套“分层次针刀松解法”,使颈椎的针刀操作变得即安全又有效,痛苦更小。第15页,共29页,2024年2月25日,星期天这种方法的操作技巧是:针刀快速进入皮下,然后分层次突破,先突破浅筋膜,再突破深筋膜,最后到骨面,而不是一刀直刺骨面。每到达一个层次后不要忙于进针,仔细感受刀下的硬度,一旦碰到硬结,就快速突破。不大幅摆动,不在骨面上刺激。并且,根据病人的感觉调整进针的方向。这种手法的优点是:能松解到各个层次的病灶,又很少损伤和出血,更能最低限度的减轻病人痛苦。第16页,共29页
文档评论(0)